聖母峰山上目前有超過200具屍體,被稱為世界最高墳場,屍體大多因低氣溫,所以都保存良好,但因每具屍體都超過150公斤,
搬運不易,又是必經之路,漸漸就成了聖母山登山客的路標,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登山客,就算看到屍體也不懼怕,這裡面藏有怎樣的心理學機制?
電子書推薦 | 行為上癮:從心理學、經濟學、社會學、行銷學的角度, 完全解析智能社會下讓你入坑、欲罷不能、難以自拔的決策陷阱。
▼尼泊爾過度發登山證,登上聖母峰的登山客絡繹不絕。圖片取自東森新聞雲

▼聖母峰山上的屍體成路標。圖/翻攝自YouTube

▼相關文章
新北市為何限制夾娃娃機:9月新條例上路,揭示「差點就贏」的強烈上癮心理現象
爬山上癮 ?
爬山(登山)其實是會上癮的,當你爬到一定程度,體內會產生應激反應,( 應激反應即當人遇到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和刺激時的狀態。) 就會開始分泌內啡肽,內啡肽有止痛的作用,類似嗎啡,而且內啡肽還可以抗憂鬱,產生幸福感,進而產生上癮的感覺,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喜歡激烈運動的原因。
不只內啡肽還有多巴胺上癮
而在登山的過程中的成就感,這當中的期待就會產生獎勵機制”多巴胺”它會讓你感到興奮與開心,而多巴胺也是會上癮的。就像夾娃娃機,差點就贏的感覺,讓人一試再試,都是會產生讓人上癮的多巴胺。
最後登上山頂後,美麗風景的視覺刺激也會產生多巴胺的,而這一切在登頂完成後,愉悅的感覺就會漸漸消失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辛苦,還是讓人想再次登上山頂的原因。
爬山上癮 | 總結
總的來說,爬山上癮可能與內啡肽的釋放有關,這種化學反應增強了去爬山的積極影響。儘管內啡肽有助於提升情緒,然而,我們應該注意適度和平衡,確保爬山仍然是一種健康和愉悅的活動,而不是一種造成依賴和不良影響的行為。( 尤其聖母峰的危險程度高,需要有相當經驗的登山訓練經驗。)
▼想更了解行為上癮,參考以下書籍
電子書推薦 | 行為上癮:從心理學、經濟學、社會學、行銷學的角度, 完全解析智能社會下讓你入坑、欲罷不能、難以自拔的決策陷阱。

留言板